2010年8月26日星期四

反思

    它是一種覺醒前的活動,反思和思考不一樣,思考是在想我這篇文章在寫些什麽,要表達些什麽;而反思是反復思考我爲什麽要寫這篇文章,寫的目的是什麽?寫與不寫又有何差別?可見,反思比思考還要更深一個層次。
    我覺得我們都應該時常抱有反思的行為,無論是對自己、對別人、或是對任何事物都得反思,這樣我們才會進步。很多人就是缺少了這種反思的活動,所以一直都認為任何事情都是理所當然的,卻沒有發現它極大的不對勁。事實并非如此,試想之,其實任何一個人對我們好都不是理所當然的,包括朋友、師長、親人、甚至是父母。他們對我們好是一種恩惠,我們應該懂得感激,懂得報答。當他們對我們好時,我們是否有對他們說一聲謝謝呢?如果連這么簡單的都沒做到,那就真的很不對了,非常需要反思。尤其是父母,父母生下我們、養育我們,自古以來都是如此,像是一種自然的天理,但那真是理所當然的嗎?我們和動物不同, 它們不會反思的,但動物尚且有情,烏鴉也懂得烏鴉反哺,更何況我們是人類,我們有更濃厚的感情,即使說了謝謝也不足以報答父母的恩情,他們用真心對待我們,我們還得以真心回報他們才行。
    以上是要反思的其中一點,還有一點是關於對與錯的反思,什麽是對,什麽是錯?我們很難下定義,這是因人而異的,自古以來人們都認為對的,其實未必就是對的;同樣的,自古以來人們都認為是錯的,亦未必是錯的。老師、父母、長輩雖然比我們年長,生活經歷也比較豐厚,但說的話也未必全是對的。我在這邊不是要教唆小朋友和年輕人逆父母之意。但是有時真的要用自己的腦想想,到底父母吩咐的是不是都該跟著做。如果父母叫你做壞事,你也跟著做?即使不是什麽壞事,父母要你違背良心替他說謊,你也盲從聽話撒謊?當然很少父母會這樣做的。不過我們換個角度,試假設父母用心良苦,說是為你的未來打算,要你努力讀書,將來做個醫生之類的,可你明明不喜歡做醫生,你的夢想和興趣是當畫家,那你應該繼續畫畫還是做醫生?假設你不聽話,繼續畫畫,放棄醫生的路途,說不定以後還是個有名的畫家。反之,你若放棄畫畫的天賦,發奮圖強讀書,將來也未必當得了醫生,即使當了醫生卻無心向醫,那又何苦呢?
   我們在生活上必須不時的做出反思的行為,以便任何事物都能夠達到最好的效應,在這個社會的人們只有不斷的反思才會進步。人類如果多點反思,世界就和平多了,尤其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,那些不必要的戰爭就自然減少,地球受到污染的問題也自然會迎刃而解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